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》将从今年八月一日起施行,目前汽车生产商、动力锂电池生产商均在回收利用行业抓紧布局。机构预计,废旧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将在2018年开始爆发,当年规模可达50亿元。
当风口到来之时,行业真的准备好了吗?
价高者得难入正轨回收渠道
"有关资本市场而言,假如说新能源汽车领域2017年的主题词是‘盐湖提锂’,2018年的主题词就是‘动力锂电池回收’。"一业内人士说道。
2018年,我国正迎来第一个动力锂电池报废高峰期。根据数据,预计2018年理论退役动力锂电池为5.14GWh,到2023年理论退役动力锂电池将达到48.09Gwh。这些废旧动力锂电池假如处置不当,不仅存在巨大的环境和安全隐患,还会造成宝贵资源的浪费。
春江水暖鸭先知,产业资本嗅到了商机。
国内相关机构预测,废旧动力锂电池所创造的回收市场规模在2018年可达50亿元。2020年-2023年将达到65亿元-150亿元。
数据显示,2018年动力锂电池回收公司数量快速新增,截至2018年三月已有400余家,仅2018年第一季度新增动力锂电池公司数量就和2016年全年数量相同。
市场刚需逐渐加大,国家政策也打出"组合拳",加强对废旧动力锂电池的综合管理。
今年年初,七部委联合公布了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》,强调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,要求汽车生产公司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,该办法将从今年八月一日起施行。
业内预测,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,政策公布速度将加快,相关细化标准也将陆续公布。
然而,现实中动力锂电池回收渠道建设并不乐观。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报废车分会秘书长张莹表示,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刚刚起步,许多报废电池并未进入正规渠道,市场缺少规范。由于行业处在野蛮生长期,大量车企实行价高者得,造成大部分废旧动力锂电池未能流入合法处理渠道,实际处理方式令人堪忧。
"最近两年,我们和很多车厂签了协议,发现协议签完以后,电池不在他们手上。报废汽车和车厂的距离很远,拆下来以后如何顺利回到车厂,这是亟需讨论的问题。"业内人士指出,如何建立回收网络是回收业务的核心问题,只有规模效应上来了,公司的现金流、原料供应体系和产品输出体系方可稳定。
梯次利用不规范导致良莠不分
动力锂电池回收可根据报废程度分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。梯次利用属于轻度报废,可以通过应用在储能设备和低速电动汽车上,进行二次利用。而经过梯次利用使用后达到二次报废程度的电池,将进入到再生利用环节。再生利用属于重度报废,通过化学方法提取锂、钴等贵金属电极材料,达到材料再制造的目的。
目前,多家自主品牌车企布局梯次利用。比亚迪、北汽新能源、知豆等车企均在梯次利用领域展开了布局。
值得注意的是,和自主品牌积极开展梯次利用不同的是,合资品牌更倾向于"跳过"梯次利用,直接进入再生利用环节。
邦普作为CATL控股子公司,承接了大部分CATL搭载在某德系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锂电池回收工作。
湖南邦普汽车循环公司总经理余海军表示,自主品牌有关梯级利用非常积极,但大多数合资品牌车企其实并不同意授权做梯级利用。
因为电池的梯次利用本质上仍是电池产品的加工,应按照电池的加工制造行业要求和标准,做到对原料质量、过程品控、产品认证和售后质保等一系列生产制造环节的把关。
但目前所谓梯级利用市场还不具备对原料的检测标准、寿命预测技术、产品认证缺失,并且不承担再回收质保等。
此外,梯次利用的难点在于,由于每一家厂商电池的品种,性能、规格、承阻方式完全不同,经过重新再匹配,电池一致性问题无法得到解决。
因为规模小、回收渠道不健全,导致原材料回收定价不稳定,一些公司投资后发现合作公司存在不规范之处。"有资质的人在搞,没资质的人也在搞。"
多家有梯次利用回收业务的公司坦言,假如考虑上技术、安全,按照正常的电池生产制造流程,梯次利用业务目前处于亏损阶段。
有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指出,梯次利用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平均寿命为9年,到第6年可实现盈利。但假如通过暴力的简易组装,许多不规范的梯次利用公司将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收益。
例如,目前国内很多退役电池通过不规范渠道在低速电动汽车、充电宝等应用场景上已大量获利,"低速电动汽车消化了一半以上的废旧电池,滋生了山东、安徽等低速电动汽车大省灰色地带的存在。"上述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表示,"一些充电宝来源于二手废旧电池,甚至一些生了锈的电池可以通过简单处理后打上漂亮包装依然畅销,这是许多不规范梯次利用的现状。"
"目前来看,做梯次利用基本是轻资产,做再生利用全是重资产。很多新进公司做梯次利用还是再生利用没有考虑清楚,具体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也没弄透。"余海军认为,"梯级利用并不是简易的二次倒买倒卖。假如把生命周期、排放、能耗成本算进来,只要技术进步,新品单价会继续一路走低。在资源价格上涨,新品单价下跌的趋势下,再生利用的总成本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将变得更为明显。"
"目前讨论的都是5-8年以后的事情,随着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,整车厂更愿意买新电池,到时候梯次利用也许就不复存在。"业内人士说道。
成本居高不下,回收体系需完善
专家表示,制约动力锂电池回收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市场存量目前还不够大、回收流向太分散、没有形成规模处理,导致综合成本居高不下。从目前情况看,回收处理电池成本重要包括专业评估、专业包装、专业仓储运输、环保治理、技术设备开发、人工税费、折旧分摊等方面。此外,存储、流通环节不够通畅,回收体系仍需完善。
目前,动力锂电池回收格局雏形已经初现,大致可以分为以金川、杉杉股份(、华友钴业、赣锋锂业为代表的锂电材料系,以比亚迪、北汽新能源、知豆为代表的整车系和以邦普、格林美为代表的第三方回收系。
"掌握电池PACK包的公司因为处在核心检测环节,可以获得电池的历史数据,对电池寿命做准确预测,从而控制成本。"业内人士分析,车企愿意向产业链上游再走一步——设立PACK厂。
PACK厂可以通过新能源汽车销售渠道回收电池,将电池进行检测、筛选。可以梯次利用的电池进行再成组,无法进行梯次利用的电池则委托回收利用公司处理。因此多数整车厂更愿意选择梯次利用,但这种模式的弊端则是渠道来源比较单一。
为了适应政策对电池高能量密度的要求,动力锂电池技术路线正在快速从磷酸铁锂向三元材料转化。国家863计划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肖成伟预计,2018年三元材料电池的生产量将首次超过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量。
相比磷酸铁锂,三元材料中重要金属镍、钴、锰的含量分别占12%、3%及5%,金属总含量高达47%,具有较高的回收再利用价值。因此,废旧三元电池资源化回收利用商业盈利模式基本成熟。
上述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称,根据目前价格测算,动力锂电池中三元电池的回收成本在2.8万元/吨基本可以实现盈利;而磷酸铁锂的回收成本为0.5万元/吨,目前公司大多亏损。
和三元电池回收成熟的商业盈利模式不同,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的经济性是困扰公司最大的问题。对此,赣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绍忠表示:"现在‘吃不饱’是整个行业现状。目前行业里的磷酸铁锂电池百分之六七十都在赣锋锂业,但我们仍然只是吃得半饱。因为马上要报废最多的就是磷酸铁锂电池,规模化成为能否提高经济性的重要因素。假如大家都做的话,是没有量的,这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。"
"从国内电池的发展路径看,磷酸铁锂电池应用较早,技术相对更成熟,广泛应用于商用车。但电池损耗相对更快,故报废时间相有关三元电池更靠前。目前磷酸铁锂和锰酸锂的回收迫切要补贴等政策,以促进行业发展。"专家表示。
声明: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,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(QQ:3518233133)
2016 Copyright@ Road Sheng Power Supply(BeiJing)Co,Ltd(Rvzot)
All Right Reserved
Rvzot Battery Legal Notice